Friday, March 28, 2014

后:在皇帝後面。。

后,亦可以稱帝,如武則天。

后,雖多處幕後,郤可以影嚮整個社稷。

二至三月間,把"中國十五大皇后"讀完,發現雖然我好讀中國史,但對於她們的了解是那麼地少。課本上把武則天和慈禧太后貶得很兇,但其實她們對整個社會還是有顯著的貢獻和價值(這才對她們有所改觀)。一些著名皇帝的偉名功績,也是因為他們的後宮有著一位賢能的皇后坐鎮,及幫忙出主意,方能抵住內在憂患。

讓我想起西洋象棋中的女皇,四面八方都能走動,保皇護駕,讓敵人畏惧!

沒有什麼信心的時侯,應該多看看這類書藉,看人家處在這種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中,活在如狼虎般的朝廷環境中,是怎麼去適應,怎麼去安排,怎麼去處世的。

其實這些書,包括如漢武帝的事蹟,我都還想重看整理一下,因為裡頭的事情發展經過,都不依照時間敍述,搞得我很亂。我覺得有必要排個順序,才能好好把故事記牢。

Monday, March 24, 2014

神遊四海


MH 370 失聯至今已過三個星期,音訊全無。

我在開始兩三天一直在跟進新聞,但後來資訊過多,就不再多看了,只是每天如常看一遍就轉移其他新聞了。

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幾年前著名的美劇 LOST,那部劇集我看了三季就不再往下追了。因為?劇情交錯得太過複雜,亂的無法接駁回原來的情節,讓我失去興趣。何況,我也不希望  MH370 發生空難。

我更傾向於聯想起美劇 Stargate Universe (SGU), 這劇就只有短短兩季,但郤是我喜愛的美劇之一,排名入三甲。

故事講述一伙不同背景的人,在一場外太空事件中,同時乘上了一輛古人的星艦。此艦已被古人設好航線,因此雖然大家都想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,但事於願違,星艦不由得他們控制越飛越遠。他們之間對回地球的意見,也各存分歧,但面臨內部物資短缺,對外有很多不可預期的情況,又有強悍異族對敵,他們必須一而再,再而三地合作解決眼前的難題,放下彼此的怨氣,建立起一種互依互補的團隊關係。

他們和地球的唯一聯繫,是依賴星艦上的一種通訊石: 可以借體感受 (不在此詳述),當大伙得知回家已是個奢望時,都一一地借體和親人“假裝”道別,心裡是無奈到了極點。大伙歷經千辛萬苦,渡過無數生死關頭,最後反倒像極了一家人,更有的成親生子,臨終幾集有個很有意思的情節: 他們在星艦裡看到了自己的未來,竟是立命於另一星球自立社區延續人類文明。。。

浪漫主義的我,更期望 MH370 的乘客機員像星艦上的生命一樣頑強,被不知名的空間偷走,繼續生存下去,或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蹟。

天馬行空,祝福他們!




Sunday, March 16, 2014

驅逐掃把星

早前在報上讀到一篇關於“幸運非偶然”的評論,作者舉出幾種習慣,道出某些人總是受幸運星眷顧,也比較容易在他們所從事的領域中成功。

我對如何保持幸運,沒有實際的經驗。

但是對於如何避免不幸,減少事故,郤有一些體會,的確,是與習慣大有關係!

例如: 在大道上開車,假設沒有塞車或不需要慢速行駛時,我會盡可能避開車潮。即是說,前方若有一長巴,三四輛各在不同駛道的汽車,速度和我的相當,那我會開始減速或加速,以便避開他們。因為若是真有事故發生,可以將傷亡減至最低。就算是自己車子失控在先,也不會殃及多人。

又如,有天在街上或鬧市中行走時,如果拿著手機,或較貴重物品時,我會視情況用不同的手來携。假設左邊是一長排的攤販,右邊則是較空曠人來人往的走廊,我會用左手提物。這樣真有人要搶奪,也不太容易得手,或更難以脫逃。

這些小習慣,是要用時間培養的,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心思。不過如果你常有遺失物品,被搶遭盜,或受傷失足的經驗,不妨回想一下,調整一些習慣,提高一點警覺性,我認為會有所幫助的。

Wednesday, March 12, 2014

怕冷

曾經,我是個很怕冷的人,媽媽也這麼說。

連個大熱天,被單還是照蓋; 家裝了個熱水器後,我也總是要求使用。冷水澡看在很多同齡孩子中是平常的樂事,對我郤是能免則免。

原因是,小時候體弱多病,動不動就發熱氣,受寒不得。然後兒童時又被測出貧血,連最愛吃的木瓜也得限量食用,視力又差,此後的自卑感產生,這也是其一。

也許,從小就知道病痛為己為人帶來多少不便,所以長大後才比較會自行照顧身體。這個說來容易,其實不然,在熱帶國家更加難。來了紅毛國數年,我才藉著四季和飲食將身體調得更好。最近經爸媽認識了原始點,要保暖驅寒,多吃了人參(韓國買的膠囊片)和薑,才發現我已經不怕冷了。

連續十幾天的早晨十六至十九度,我都是短袖一件,冷風吹來,感覺清爽但體內是暖的,除了有點自豪,我也非常感激家人的推介和幫忙。

Friday, March 07, 2014

來檳

十年前約這個時期,毅然北上檳城工作,那個決定是我作過最好的其中之一。

第一次出外租房,有了自由也有寂寞,享受並承受這一個人帶來的一切方便和不便。總括起來,我還是喜歡多一點,至少在工作上,我是得到許多的。

應徵時我的技能其實與他們要求的不算真正相符,但因能即時上任,而且上司也沒諸多要求,說不會的可以透過培訓和實際工作來應付,我那時早已脫離上一份工作的束縛,隨時可以學習新知識,何樂不為呢?

負責的小組,那時是一團糟,同事間氣不和,常有鬧翻臉的時刻出現,連我這新進的也有點心驚。但他們都對我這新手沒有芥蒂,所以和他們每個人都和平相處。身為新手,就要擺低姿勢,虛心受教,不論對方年紀大小,或什麼性別種族,總之他們比你早進公司就是你的前輩了。這樣幾個月下來,我才真正掌握了小組的未來去向,把技能整合起來,盡量調和同事間的磨擦,除了硬體知識,我對人們的互動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。我想,也因此多認識了自己,知道自己的長短處,如何用之來與人共事。

我在檳那幾年間,有個曾在檳城工作過才三個月,後來轉回都城幹旳高中同學,每次都在MSN上問我:啊,你還在那邊啊?不悶得咩?回來啦,那邊醬 Sian!我都跟他說,一切還好,實在沒什麼好投訴的。

何況,還學多了個北馬福建話,現在說出口的福建話也都是北馬腔(雖然檳城人都還聽得出我不是道地的),有時碰到我南馬的親戚還真是難轉腔換調啊。

再來認識了一班我覺得素質很高的同事們,這是最難能可貴的!

所以,當時離開檳城那份工作,是很不捨得!但沒捨,也就沒得,繼續上路吧!

Tuesday, March 04, 2014

第一檳威大橋

2014 年三月二日,第二檳威大橋 (SAMHS) 正式通車。SAMHS 是其蘇丹馬來名,看來也沒多少人會去記得。

約廿九年前,亦即是 1985 年八月三日,第一檳威大橋正式通車。

我還記得第一橋通車後不到三個月,爸爸就載我們全家由都城北上遊覽,主要目的自然是見證這個當時東南亞最長的通車長橋!那並不是第一次遊檳城,沒有橋之前都是要搭渡輪過海,才能抵達檳島。車子行經大橋,當時沒有收費站,人們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停下車子,然後下車觀看美景。爸爸也給我們拍了張全體照,還帶我們去買大橋的紀念品,尤其是書籤,至少也有二十張:日夜景色,不同角度,還有詩歌旁註的,這些都還在老家保留住,捨不得丟啊!

究竟這第一大橋提供了多少便利,我不知道。但檳小島和大半島的交通因此提昇,促進了多少人資物流,應該是功不可沒的。所幸人民還是會念舊(或是太會買車子造成大橋流量飽和),渡輪服務至今仍然存在運行,不至於被時代給淘汱掉。

而我,也成了半個檳城人,第一大橋該算不算媒人之一呢?

~莞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