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ne 06, 2014

生活營

唸初中高中時,有好幾次的學校假期,爸爸替我和哥哥報名參加校外生活營。

所謂生活營,就是參加一種類似培訓的活動。不同於校內上課,主辦當局各有不同的活動,室外室內皆有,目的是發掘營員們其他課外的技能和人際關係。一般上營期是三至五天,營員通常在六十至一百位左右,每十或八人分成一組,全程寄宿在外,費用都已包含吃住。

若沒記錯,我應該參加過約五次不同的生活營,印象中都是以華印族為多,只有其中一次的營中有近半是馬來族。

第一次應該是在美馬高原(此地現已改變,名字已成歷史),除了我和哥哥,第一天還意外地見到同營裡居然有同班和他班的同學。那時的我非常內向,不主動找人交談,所以在營裡除了同組的人,小組教官和本來就認識的以外,基本上就沒其他交流了。而且在活動中我也總是退居後台,應聲附和,從不當頭,所以當生活營結束時,我的新朋友就只有來來去去那幾個。記得結業時,每個人還得站著致詞三分鐘,並被録影下來交給父母親看,說什麼都可以,感想之類的。。我是支吾結巴,重看都得找個門縫躲在後面~羞!

從中學時就住校宿,然後短假就去這類生活營消磨個三五天,我在想爸爸應該是要兄弟倆多認識人,多接觸課本以外的事物,學習新技能,可是想想以我那種被動的參與態度,實在沒有什麼成果。哥哥比起我是開朗的多,容易與人打成一片,想來他的獲益會更豐富。之後老爸好像發現了什麼,就沒讓我和哥哥參加同一個生活營,而是各去各的,可能想到兩兄弟在一起會有拘謹之舉吧。也是對的,我後來的參與度都會比較高,性格使然,沒法度!

現下想起來,到底學到什麼也不是很清楚,都不知道有沒有辜負了老爸的一番心意。唯一肯定的是,我認識了自己,開始了我對自我認知的重要旅程。

2 comments:

  1. 生活营,在我的人生中占了很重的份量,因为生活营,我认识了自己。我后来还搞了很多生活营,包括在大学时期的下乡服务。不过我从没参加外头的生活营,我都参加佛学生活营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機長,依你看現在的學生有參加校外生活營嗎?

    都城那時沒聽過有佛學營,可能有但我家人不知道,也不曉得我會否參加。下鄉服務是聽我太太說得,大學學院一般都有。

    ReplyDelete